自編自導京味兒微電影,北京小夥兒組建“鼓樓人藝”

【導語】說起北京人藝,那是無人不知,幾代老戲骨撐起北京戲劇的耀眼星空, “粉絲”買票得從半夜排隊,可是您聽說過“鼓樓人藝”嗎?




方喆(中)和小演員們

微電影《北京姑爺》劇照

說起北京人藝,那是無人不知,幾代老戲骨撐起北京戲劇的耀眼星空,“粉絲”買票得從半夜排隊,可是您聽說過“鼓樓人藝”嗎?這是一個活躍在鼓樓一帶的草根團隊,一臺攝像機、一個話筒還有一群北京老少爺們和大嬸大媽,全部非職業演員。愣是自編自導自演,拍出瞭一部又一部京味兒微電影,擁有瞭自己的粉絲群,成瞭坊間一部小小的傳奇。

“鼓樓人藝”的團長方喆是個後海邊長大的北京小夥兒,從小在學校裡搗過蛋,在胡同裡耍過貧,還在什剎海體校練過武,自稱“四九城裡一個差點行市的胡同串子”。可是聊起京味兒微電影,方喆一口京腔兒裡透著認真勁兒:“我是一名老北京文化的搬運工,我愛老北京文化。愛老北京文化就跟愛學習一樣,得表現出來。”微電影就是方喆愛老北京文化的表現方式。

說一口少見的“京腔兒”

我和方喆在一個老北京文化群裡神交已久,他拍的微電影也看過好幾個,於是便相約聊聊,地點是舊鼓樓社區的公益小劇場,這裡正是“鼓樓人藝”的活動據點。方喆最近拍完的微電影《中軸線爭霸》中有一場戲就是在這裡拍的,這兒的社區主任大姐也被他發展成瞭“鼓樓人藝”的演員。

方喆剛到而立之年,看上去是個挺時尚的小夥子,一張嘴卻是一口地道的北京話,我有點吃驚,這樣純粹的京腔兒如今已經很少見瞭,隻有在好幾輩都生活在胡同深處的人的嘴中才能聽到。方喆告訴我,他的京腔兒就是在胡同裡浸潤出來的,“打小住在大雜院,最喜歡和老人聊天,覺得他們的北京話特別好聽。社會上一直有‘京油子’這種說法,有人覺得是說北京話‘油滑貧嘴’,其實不然。我認為這種說法並不是貶義,而是道出瞭北京話的特點,生動有趣,詼諧幽默。”

18歲迷上王朔的小說後,方喆就開始向一名文藝青年發展,沒事兒喜歡寫點東西,寫的都是他身邊北京人的生活,人物特別接地氣兒,有爽利的北京大妞兒,也有熱情市井的胡同大媽。他早期一部叫做《朔會》的小說,後來改編成瞭微電影,說的是一個關於王朔粉絲的小故事,儼然就是他自己的經歷。

10年前方喆看到瞭陳凱歌拍的一部10分鐘的微電影短片《百花深處》,真的被驚到瞭,至今他還記得那種心靈的震撼。短片說的是北京一個名叫“百花深處”的胡同裡,馮遠征飾演的一個“老北京”和拆遷隊發生的故事,以胡同的拆遷緬懷傳統文化的消失。方喆後來去瞭“百花深處”,胡同還在。200多年前,這裡是為皇宮種植花卉的地方,老舍先生的書裡還能找到對這條胡同的詳細描繪,顧城為它寫過詩,陳升的《北京一夜》也提到它:“不敢在午夜問路,怕走到瞭百花深處……”這麼一條不起眼的小胡同,竟然擁有這麼多歷史文化的印記,難道不值得緬懷嗎?而這條胡同發生的故事正是北京的縮影。

從此,方喆迷上瞭微電影,他要講述自己心中的北京故事。

電影多是原汁原味胡同語言

北京的文化和語言正在一起消失,這是方喆最感痛心的事情,有著獨特韻味的北京方言如今已經被大都市的語言融合沖刷到幾乎找不到痕跡,附著在語言上的那些歷史和回憶也將蕩然無存。方喆對北京話的熱愛近乎執念。他曾經做過一陣子幼兒園老師,那是一所外地打工子弟幼兒園,結果他愣是把一群來自天南海北的孩子教出瞭一口北京方言。

21歲那年,方喆“忽悠”自己的一個外國同事,和他一起拍瞭一個短視頻。他演一個向老外兜售古董的小夥,極盡貧嘴之能事。短短幾分鐘的視頻裡,方喆把北京語言的豐富、幽默發揮到瞭極致,就像一大段相聲“貫口”,一氣呵成,淋漓盡致。方喆告訴我,北京話管這種人叫“神哨兒”。這段視頻上傳到網上之後,點擊率達到90多萬,不少人誇他“演技不錯”,這讓方喆有瞭些小小的得意,這段視頻成為他後來拍京味兒微電影的試水之作。

方喆的每一部作品都帶有濃厚的京味兒文化元素,原汁原味的胡同語言則成為他作品的最大特色。前不久拍完的《中軸線爭霸》是他的第7部作品,也是耗時最長的一部作品。他之前的作品——《朔會》、《51區沒有豆汁喝》、《您先給我簽個名》、《豆汁——北京的血液》、《鏡花謎》、《回首遇愛》,雖然故事內容各異,但主題一致,即再現老北京平民生活的日常、點滴。

方喆在編臺詞的時候,時常會忍不住“跳出來”,讓劇中人物說出他想說的話。在《中軸線爭霸》中,他借著一位住天橋的小夥說:“不是說咱們傢的根兒在老南城,我就對老北京文化門兒清,您看現在玩老北京文化的,說白瞭都是老北京文化的搬運工,可是能搬的東西又有多少呢?這個時代很難再創造出《茶館》那樣的作品瞭,氛圍沒有瞭。您姥姥、我姥姥、您姥姥的姥姥、我姥姥的姥姥,都是老京油子,跟唐鐵嘴似的,可是她們的老北京語言,咱們繼承瞭嗎?50後都不用心守護北京文化,那麼90後又從誰那兒繼承北京文化呢?”方喆的心裡充滿瞭對北京語言和文化流失的焦灼。

“無關名利就圖一樂”

“鼓樓人藝”的所有微電影作品都是方喆自編自導,演員最小七八歲,最大70多歲,國籍包括中、德、美,職業更是五花八門。他們有的是方喆後海邊的老街坊、老鄰居,有的是他的學生和朋友。由於拍電影要湊大傢的業餘時間,所以有時候一個十幾分鐘的短片要拍上半年,但是大傢樂此不疲,一有空就跑過來看看能不能上鏡,用方喆的話說,大傢不圖名不圖利,就為圖一樂。

剛上初一的李澤語,是方喆在什剎海體校學武術的師弟,別看年齡小,演戲經驗挺豐富,一口伶牙俐齒的京腔兒,一臉古靈精怪的表情。他告訴我,以前對老北京文化不太瞭解,但通過拍戲學會瞭很多老北京方言和北京歷史知識,他希望以後能繼續參加京味兒微電影的拍攝。沖著他這麼積極,方喆正在拍攝最新的微電影《北京姑爺》裡給瞭他一個重要角色,演童年時代的男主角。

上六年級的張欣銘是個漂亮機靈的北京小妞兒,對於“北京中軸線在哪兒”、“北京的五大鎮物”這些問題張嘴就答,儼然一個小北京通。在《北京姑爺》裡張欣銘演童年時代的女主角。她和李澤語騎在門墩兒上邊聊天邊吃冰棍,再現瞭經典的胡同“青梅竹馬”場景。小姑娘表示,演戲一點也不緊張,因為演的就是熟悉的生活。“貼近生活”正是方喆拍微電影的思路,他想用老百姓的語言講述老百姓的故事。

朱靜文大姐是什剎海街道舊鼓樓社區的主任,一位非常盡職盡責的基層幹部,為“鼓樓人藝”傳承北京文化出瞭不少力。在《中軸線爭霸》中,朱大姐飾演一位住在永定門的“老北京”,臺詞不多但演技美國商標註冊推薦瞭得,舉手投足間盡顯北京大姐的范兒。

“鼓樓人藝”還吸引瞭喜歡北京文化的老外來參與。來自美國的麥克和德國的大衛,兩位洋哥們兒用北京方言來演繹自己在胡同的故事。

麥克是一位來自美國的85後,對北京文化有一種刨根問底的態度,拍《中軸線爭霸》的時候,他美國商標註冊台中的臺詞有很多北京美國商標申請方言,他多次向方喆導演請教這些方言都可以用在哪種語境下,不問明白瞭不罷休。麥克在劇中飾演一位有點兒怕媳婦兒的爺們兒,為瞭使這個角色鮮活起來,他下瞭很大的功夫揣摩這個角色。麥克生活裡是一位可愛的大男孩,方喆回憶帶他去吃炙子烤肉,那是麥克第一次吃炙子烤肉,他高興得像個頭回吃到瞭冰激凌的孩子。麥克對北京文化的熱愛可不是光用嘴說說的,他骨子裡還有北京爺們兒的局氣,《北京姑爺》的男主角大衛就是麥克推薦給方喆的演員。

來自德國的大衛是一位陽光男孩,他是一位電腦極客,熱愛足球,喜歡旅行。拍攝《北京姑爺》時,大衛總是第一個到達片場,到瞭片場後積極的和夥伴們對詞。《北京姑爺》對中文不太溜兒的大衛來說是一次難度很高的挑戰,而大衛又是一位不能忍受自己在表演上有一絲一毫瑕疵的演員。有一次大衛演完,方喆導演還沒看回放,大衛就跟方喆說:“這句臺詞,我說得不好,第一句和第二句說的不連貫,我再來一次。”大衛這種嚴己的態度,使他的中文進步神速。有一次大衛的表演一條就通過瞭,方喆和在場的每一個演員都與他擊掌歡呼,那情景就跟拿瞭冠軍一樣。

“鼓樓人藝”匯聚瞭這樣一群熱愛北京文化的人,也許他們的表演不夠專業,他們拍出的微電影不夠精美,可正是那種原生態特別打動人。也許多年之後,人們看瞭這些微電影,會說“原來北京人是這麼說話、這麼生活的”,這就夠瞭。

方喆的正式職業是教師,可是他更看重自己“鼓樓人藝”的編劇、導演這個業餘身份。數千名粉絲一直在關註他們團隊所做的事,讓他覺得特別感動,也支撐著他這麼多年一直做一件“掙不到錢也出不瞭名的事”。

“我最大的收獲就是改變瞭自己的生活方式,也改變瞭身邊朋友們的生活方式。交瞭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去做喜歡的事。”方喆說。
arrow
arrow

    dzh573br99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