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專訪|《中國有嘻哈》制片人陳偉:下一季“繼續普及”
美國商標申請推薦
不論你原本聽不聽嘻哈,懂不懂嘻哈,愛不愛嘻哈,隻要你混跡網絡,這個夏天就難以逃過嘻哈魔掌。
從微博熱搜、公眾號到各類音樂應用推薦,連將要開始的小清新代表“簡單生活節”,都刮進嘻哈風。風靡程度大大超過一兩年前的民謠,直逼當年搖滾“一無所有”的勢頭。
不得不承認,愛奇藝打造的《中國有嘻哈》帶動瞭這次樂壇震動。
馬蘇為PG ONE打CALL視頻截圖。
第一季將近尾聲,原本的流量擔當吳亦凡現在已經無法跟選手們爭奪熱點。
以前在嘻哈圈子裡擁有3萬粉絲的偶像派PG ONE,現在微博粉絲量是340多萬,隨便一條微博評論數就幾萬,他的“迷妹”馬蘇發動圈內好友給他錄加油視頻,他的女神范冰冰也得給面子露臉。而他所在廠牌紅花會和另一選手GAI的恩怨情仇故事會承包瞭近期微博熱搜,知乎爭議話題,和大面積公眾號選題。
記者在現場看過一次節目錄制,三組制作人坐在臺上,但臺下的觀眾全程呼喊“PG ONE”,另一波就是GAI的“homie們”的喊叫,聲浪一浪高過一浪,“熱狗”、張震嶽、潘瑋柏,甚至吳亦凡都完全不在這群年輕人眼裡。
這個情況,是節目總制片人陳偉想得到,又沒想到的。
《中國有嘻哈》總制片人陳偉。圖片來自陳偉個人微博。
熱度至此,陳偉愈發興奮,他這個年紀,自然本不聽嘻哈。如何看瞭美劇《嘻哈帝國》才想起做這個節目,又如何和老板龔宇一起面對贊助商的嘲笑,撤資的坎坷道路,這個略帶“傳奇”色彩的故事已經在圈裡圈外傳開。
“哪有那麼神奇,我怎麼可能看個美劇就對這個文化感興趣瞭?這沒有邏輯關系的事。”陳偉坐在會議室精神抖擻地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實際上他已經連續很多天睡不足4小時,近期最大願望是“戒掉”睡覺。
【1】
最開始其實是《嘻哈帝國》和《少年嘻哈夢》主人公的命運波瀾讓陳偉心潮澎湃。“我跟著主人公的命運,看著那些孩子們是怎樣愛上嘻哈,改變瞭命運,實現瞭自己的理想和價值,可以跟歧視他們的上流社會反抗,而且是通過非暴力的音樂方式表達。這是個劇情代入的過程。”
這種用音樂反抗命運的故事讓成長於搖滾洪流中的陳偉重新找到激情,他稱之為“通感”。
《嘻哈帝國》劇照。
這種“通感”促使瞭他下決心。畢竟已經進瞭綜藝行業,不可能這時候再轉行拍劇、拍電影,他要把美劇中獲得的心潮澎湃表達出來,隻可能是劇情式真人秀,把秀裡的選手“塑造”為劇裡主角。
“我隻能以真人秀的方式,而且是劇情式的,比任何真人秀還要劇情強烈,通過2000到3000比1的素材剪輯,重構故事線。這個過程裡滿足兩點,一是能相對還原真實的,二是這個還原通過強劇情傳達出來。”
《中國有嘻哈》開播初期,用吳亦凡的freestyle作為病毒營銷。
他認為這種“通感”也是讓節目最後火起來的原因。在節目剛剛用“freestyle”造出知名度時,一個跟他年紀相仿的電影圈朋友聊天時問他為什麼總不睡覺得工作?“我說片比不一樣,你是3比1,4比1,我們是2000比1,3000比1的,我朋友說你們在幹嘛,燒帶子嗎?!”
最後這位從來不看綜藝也不聽嘻哈的朋友耐不住好奇,“以審視的態度”要求去節目錄制現場感受一下,正好趕上制作人公演的那場。
被收瞭手機,專心看完瞭張震嶽、熱狗唱《差不多先生》後,這位高冷的電影圈朋友興奮得沖到陳偉休息室,沖著陳偉高喊:“這就是當年我聽崔健的感覺。唐朝,黑豹,搖滾新勢力,中國紅磡演唱會那個感覺啊!”
陳偉說這個故事時還在咂摸著發笑,“把那個哥們給弄炸瞭,這不就是我們年輕時候聽搖滾的感覺嗎?完全氛圍一樣,心情一樣,渲染也一樣,無非就是他們唱的我聽不懂嘛。”
馮小剛在看瞭總決賽後,對《中國有嘻哈》盛贊有加,同時不忘為自己的新電影做一下宣傳。
陳偉以當年對搖滾的熱愛在做這檔節目。當年因為時代,喜歡搖滾,喜歡小虎隊都被稱為叛逆,他不想再讓喜歡嘻哈,喜歡TFBOYS的這一代,再不被理解。
為瞭讓小眾通感成大眾,他搭上從業幾十年以來,在圈內的所有人脈,關系,經驗,能力,“渣都不剩”。
陳偉啟動項目前跟同行們喊話,“如果我們做不好,你就不要動這個心思瞭,幾年之內不要碰嘻哈選秀瞭。”不得不承認,陳偉在內的四人組合——《蒙面歌王》總導演車澈、《奔跑吧兄弟》前總編劇岑俊義、《跨界歌王》總導演宮鵬,確實是目前市面上綜藝節目的極高配置。
故事線的豐富,成為《中國有嘻哈》和其他綜藝最不同的氣質。第6期裡,沒有選手開口唱一句,僅僅是導師選手開門關門互選就撐滿整集,還能讓你不知不覺就看完瞭,然後感慨喜歡的選手有沒有選對人,整出瞭婚戀節目的懸疑感。
【2】
畢竟時代不同瞭,對搖滾的熱愛能承載同樣的愛與和平,但承載不瞭完全陌生的圈子文化。
在《中國有嘻哈》籌備階段,頭一個質疑毫無疑問來自客戶,談合作困難重重。跟客戶畫餅畫得天花亂墜,最後還是被對方扔瞭一臉的調查文件。
“他們指著那些數據說,嘻哈在音樂應用裡的用戶群連電音的一半都不到。”陳偉倒也沒有崩潰,他跟客戶解釋分類是有問題的,“難道周傑倫、潘瑋柏沒唱過嘻哈嗎?韓國那些歌不算嘻哈嗎?很多歌是被錯分到流行這個類別去瞭。”
“四強”之一艾福傑尼。圖片來自@中國有嘻哈
參賽選手黃旭。圖片來自@中國有嘻哈
另一個質疑來自節目裡的角兒們。
4月初,陳偉在北京高碑店一個錄音棚裡見到瞭艾福傑尼和黃旭。艾福傑尼一進門就開始diss,原因是錄音棚墻上貼著的海報上,這個節目名字叫《下一個偶像》。
這是前不久陳偉對客戶的苦口婆心起瞭點作用,客戶答應給錢,前提是改個節目名,別跟嘻哈沾邊,得造出偶像。
“艾福傑尼一進來就說,你們怎麼回事,是不是騙我來,我要參加的是嘻哈節目,不是偶像節目。我們解釋名字是暫時的,艾福傑尼還是說感覺被騙瞭。”
錄完音,陳偉追問艾福傑尼:如果吳亦凡當制作人,他怎麼看?顯然這是除瞭節目名以外,最尖銳敏感的問題。
艾福傑尼說可以接受,“吳亦凡有那麼多粉絲,他有十分之一粉絲能喜歡我,也嚇死人瞭啊。”
不過也不是全都這麼和氣,因為愛奇藝是主流平臺,當場拒絕節目的rapper有不少。拒絕之後陳偉也沒太過擔心這個事,海選當天他和岑俊義、車澈一人捧一杯美式,蹲在8個安檢口前面數人,發現約談過的熟面孔幾乎都來瞭。VAVA參加節目前在上海不算最知名的rapper,而上海的整個rapper圈幾乎都拒絕瞭節目組,VAVA猶豫得給成都CDC說唱會館的Ty打電話問他來不來,得到的回答是“誰去誰傻x”。結果海選當天VAVA就在大興的錄制棚裡碰到瞭Ty。
VAVA一路闖到“六強”。圖片來自@中國有嘻哈
“一方面,態度表達很重要,另一方面,嘻哈的春天可能要來瞭,誰不想趕到第一波呢?這是難得一見能走起來的機會,誰也不想自己音樂默默無聞在小圈子裡。當時粉絲最多的是TT,10萬,PG ONE,3萬,這都已經是kol(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瞭,偶像派kol瞭,你想想。”
陳偉親自感受過這幫rapper們的困境,三四月份他有時會跟著各路編導去約談rapper,對話過程他自己都覺得魔幻。
“問他們平時都什麼時候玩hip hop,他們說不工作的時候都在玩。問他們有商演嗎?他們說,每個月總會有那麼幾場。然後費用多嗎?回答說,那低於三百塊錢我是不去的。你聽這個語氣, 低於三百不去 ,那意思是就這價格還有商量空間。大部分人都這個狀況。我們找到GAI時,他的主業是在酒吧唱李宗盛的歌,他連兩百演出費都拿過。”
“四強”之一GAI
“四強之一”Jony J
在粉絲們的心裡,剛剛開完巡演的Jony J,正要開巡演的GO$H廠牌,以及全員帥炸天的紅花會,都是嘻哈圈內偶像級,但拿到主流世界裡,除非是富二代,誰也不能輕易拿說唱當主業,演出費之低,讓陳偉和導演組咋舌。
來不來這個主流平臺辦的主流節目,至今在rapper圈子裡也還在吵,第一季大約來瞭全國五分之二的知名rapper,“國內值得一聽的rapper歌手”名錄下,還有大量人物未登場。
至於已經來瞭的這些人,陳偉說其實他們從沒掙紮過“主流節目是不是傻x”這個問題,“第一他們是自信的,對自己音樂是自信的。第二他們對地下rapper和主流節目怎麼結合是有想法的。來的人,不覺得這兩者之間有矛盾。”
參賽選手bridge
【3】
Rap從美國傳進國內以來,至今大約經歷瞭三代人物。正式把純正說唱不加鄉土化演繹出來的是崔健,接下來在2000年左右,跟著唱片市場不斷弱下去的幾個流星般劃過的說唱組合,然後便是trap興起帶來希望,滿地開花廠牌林立的時代。嘻哈這玩意兒本就起源於街頭和幫派的底色,偏偏態度鮮明,個性張揚,以“酷炫帥”為重要標簽,因此成瞭商業和時尚界的合作寵兒。
當印著Supreme的白T恤一件難求,與LV合作的紅衛衣穿遍娛樂圈,諷刺的是,盡管重慶、成都、西安等亞文化發達的城市嘻哈廠牌眾多,嘻哈卻依舊以地下生存為主,rapper們依舊過著那“三百塊一場演出”的日子,壓根沒有什麼時尚圈子的臨幸。艾福傑尼跟記者說,他早就感覺到今年嘻哈的春天要來瞭,陳偉當然也敏銳得感知到。
“四強”
“我們身邊很多潮牌、奢侈品,其實都是嘻哈文化的底子,反戴帽子不嘻哈嗎?帆佈袋寫字母不嘻哈嗎?明星們去買的潮品,都是嘻哈的底子。2016年我才知道,BIGBANG也是嘻哈。”
陳偉思索瞭一圈,一拍大腿發現,不是嘻哈在國內小眾,是國內對嘻哈的定義太小眾。“我們都在嘻哈的包裹下,原來你喜歡的,你用的,追的,潮的,都是嘻哈,隻是沒人告訴你,其實歸結起來,那就是嘻哈。”
這個問題一想通,陳偉覺得嘻哈文化“臨門一腳”的時候到瞭,“我幹過太多扯著淡的事,早一年太早,晚一年太晚,拼瞭命也要在今年做出來。”他立刻著手做瞭啟動《中國有嘻哈》項目的第一件事——註冊潮流品牌。“這可能跟以前所有的綜藝節目都不同,其他的都是先做節目,周邊品牌都很少,嘻哈不一樣,我是倒著來,一定要先註冊潮牌,因為它的商業性太強瞭。”
潘瑋柏的話筒上有“R!CH”字樣,意為“Rising!Chinese hiphop”。
這個品牌就是從節目第一期就開始出現的,金鏈子上寫著,話筒上套著的“R!CH”,是“Rising!Chinese hiphop”的縮寫。事實證明,節目進行到中後期,嘻哈商業性特征逐漸顯露,PG ONE、TT、Jony J等人穿的衣服品牌已經成為各個時尚博主的熱點話題,PG ONE的同款帽子到處都是。
網絡上出現大量與《中國有嘻哈》相關的“XX同款”商品。
他感慨Supreme在美國能登上奢侈品大堂,在日韓能成潮流趨勢,這已經證明,在商業和時尚都已然上升為重要話題的國內,嘻哈也將因為潮牌而有強有力的後勁加持。“無非就是我們慢瞭美國、日韓幾年的腳步,整個世界就是往這個趨勢發展,不可能逆勢發展。”
陳偉已經不是單純的綜藝制作人,他認為自己正逐漸變成產品經理的思維,他其實根本沒有多在意《中國有嘻哈》到底能辦到第幾季,會不會中綜藝魔咒一年冷清過一年,他的重心已經在於,這場嘻哈界的“華山論劍”會帶來多大的市場,能讓愛奇藝嘻哈板塊有多少可能性,比如跟各大嘻哈廠牌合作,比如做相關嘻哈文化產品。
“如果有一天這個節目沒人看瞭,我就親自終結,它已經完成瞭歷史使命,化作瞭泥土,沒什麼可惜。”
PG ONE差不多成瞭全民偶像。
有人不斷問陳偉,搖滾曾風靡,民謠曾紅火,你憑什麼賭一檔節目會帶起一種文化?選手們的粉絲不是理所當然會轉為嘻哈文化的跟隨者吧?
陳偉“真相瞭”一般地笑,“當你小眾的PG ONE老公成為大傢的老公,不足以滿足你的裝x心態瞭,你就要去美國找找 老公 瞭。無論怎麼樣,本質是人性。全世界所有發明都是因為偷懶,所有成就都是因為顯擺。我拼瞭老命做的事情不也就是為瞭炫耀嗎?隻是炫耀的東西看上去更高端,不單純是金錢而已。跟著自己的喜歡走吧,從心,慫。”
【對話】
邀請吳亦凡沒碰到什麼問題
澎湃新聞:想到這個節目會火成這樣嗎?
陳偉:我知道確實會火,為瞭這個節目我用瞭這個行當十多年來所有的經驗,人脈全都用上瞭,一點渣都沒剩。
我跟所有人說,如果我們做不好,你就不要動這個心思瞭,這幾年之內不要碰嘻哈選秀瞭。我已經用這個行業裡最先進的制作理念,最好的平臺,我把所有的資源都配到中國最高配瞭,別人還想什麼啊。
《中國有嘻哈》第一季四位導師,從左至右:張震嶽、熱狗、吳亦凡和潘瑋柏。
很大一部分人是不相信我們能做好的,紛紛告訴我們客戶,不要來。rapper們也有質疑的,但是後來海選當天都來瞭,不想放過這個機會。美國商標登記
當時粉絲最多的TT啊,5萬粉,PG ONE,3萬粉,這已經是kol瞭,偶像派kol瞭。現在隨便發個"我要睡覺瞭",評論都上萬;VAVA參加個嘻哈頭條,素顏又上熱搜瞭。我也很莫名啊。
澎湃新聞:有人說《中國有嘻哈》作為真人秀劇情太drama,很作秀的感覺。
陳偉:我要做個嘻哈選秀,能找到的大眾最能接受的方式就是通過劇情。相對真實就是通過剪輯,給你看我想給你看的東西。
我知道的是主流rapper和地下rapper之間有劍拔弩張的矛盾,我就要還原給你們,當然到最後你會發現,在相對真實裡面,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有性格上的脆弱、堅硬,但我覺得這就是觀眾想要看到的東西。
吳亦凡已榮升新一代中國好導師。
澎湃新聞:邀請吳亦凡時,有沒有什麼問題?
陳偉:沒有,完全沒有,他是真熱愛啊,做嘻哈是他最最感興趣的事情,本來他是要去北美重新做專輯,他就把北美的事情往後推遲瞭,給我們空出檔期。
澎湃新聞:你感受到嘻哈的魅力,和你當年追隨的搖滾有相似之處嗎?
陳偉:年輕的時候聽搖滾的,很多共同之處,愛與和平嘛,搖滾也是強烈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和表達,嘻哈也是一樣,帶有清晰的個人表達特點,隻是承載方式不一樣。搖滾更加激烈一點,可時代的問題,現在的人還憤怒嗎?都在自嘲,都在喪。
《中國有嘻哈》是網綜,互聯網是用最簡單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同類。找自我認同,自我表達。加上本身,商業是要追著潮流走,而潮流沒有抓手,隻能抓著嘻哈,以及現在社交形態下,最終你會發現,年輕人的表達方式載體就會變成嘻哈。
我其實就是用我當年對搖滾的熱愛來做,搞藝術創作的人講究通感。
參賽選手小白。圖片來自@中國有嘻哈
踩住時代的節拍
澎湃新聞:選手說,他們是感覺今年,一切都好瞭很多,嘻哈的春天確實是要來瞭,非常明顯的感覺。你是這樣感覺嗎?
陳偉:這個……我吧,還真的是因為看瞭《嘻哈帝國》,感受到我們身邊很多潮牌,奢侈品,其實都是嘻哈文化的底子,原來這些明星們,他們去買的潮品,都是嘻哈的底子。2016年我才知道,BIGBANG也是嘻哈。
這一代的年輕喜好的氛圍,都已經被嘻哈改變瞭,好些年瞭。所以我說,要用通感來傳播,原來你喜歡的,一直是嘻哈。
第一季參賽選手VAVA。
澎湃新聞:嘻哈的商業性是你預判到未來它比其他音樂類型更有強勁推動力的原因?
陳偉:有很多人一直在質疑,節目過去後嘻哈就不行瞭,就怎麼怎麼地瞭。我就想問,美國後期在支撐的是啥,韓國後期在支撐的是啥,明明嘻哈在美國能持續火,在日韓歐洲能持續火,你告訴我它在中國後面就不火瞭,你告訴我中國後面會火啥?二胡嗎?
《中國有嘻哈》錄制現場。圖片來自@中國有嘻哈
澎湃新聞:另一種說法是嘻哈最後會趨向於圈層文化,類似於二次元,有自己圈子,但也不會大眾。
陳偉:二次元有門檻,而且沒辦法變成潮流產品,嘻哈可以啊。現在trap已經讓嘻哈更接近於大眾審美,商業和流行。我們全在嘻哈包裹下,你告訴我小眾?是嘻哈原本的定義太小眾瞭。
澎湃新聞:這些廠牌今年以前就已經很不錯瞭,為什麼嘻哈之前在國內鬧不出動靜?
陳偉:早一年不行,晚一年晚瞭,所以我拼老命要做,要踩住時代的節拍。我幹過太多扯著淡的事情瞭。2001年,我做戶外真人秀,是不是扯淡?當時全中國隻有5個人做真人秀。
倉廩實而知禮節,你肚子都吃不飽還關心別人在幹嘛。你隻能關心自己下一步在哪,買不買得起收音機、電視機、電腦。現在的年輕人不需要去考慮生活的東西,可以考慮愛好的事情瞭,(考慮)態度,我要表達什麼態度瞭。
大眾能接受嘻哈文化的時機已經到瞭,隻是沒人敢踢開這個門嘛。
澎湃新聞:也有說法是,大傢喜歡的是劇情,不是嘻哈這個文化?
陳偉:這是一個過程,你喜歡的是PG ONE,然後你覺得不行瞭,第一不足以滿足你的娛樂需求,第二不足以滿足你的裝x心態瞭。
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後搖呢。歐陽靖被淘汰的時候,我用瞭半首後搖做BGM,那首後搖從幾十的評論到瞭999+,你看下面的評論,你就知道喜歡後搖的人的痛苦,“你們這幫喜歡嘻哈的別來摻和行嗎?你們懂後搖嗎?嘻哈狗滾出去!”
你說多好玩,玩嘻哈的成為大眾的嘻哈狗。
歐陽靖大概是節目中唯一實力無爭議的rapper。圖片來自@中國有嘻哈
第二季會到北美請更多華裔參加
澎湃新聞:第一季時,你們承擔瞭普及推廣嘻哈的責任和作用,第二季會承擔什麼?
陳偉:繼續普及。我更喜歡稱為多元,我會到北美賽區,讓更多華裔來參加,讓全世界都知道名字的人來做制作人,讓北美賽區選出的跟中國本土選出的來PK。
還有我會選更多的類型,比如藏語。這季我怕大傢接受不瞭沒有選進去。還有嘻哈裡更小眾的分類,雷鬼嘻哈,爵士嘻哈,這季都沒有展現。
嘻哈隻是青年文化的一個突破口,很多東西我們做事情最大的難題是沒有造血機制,我現在可以通過嘻哈巡演,比賽,運營,讓更多年輕人喜歡嘻哈,玩嘻哈,我們也會幫助這些廠牌,我幫他們辦比賽,選新人。
我現在看到的不是一個節目,它完成瞭自己的時代功能,我可能會主動終結。它就像一顆果實落在瞭土地上,把整個樹都滋養瞭。
嘻哈已經攻占瞭“馬欄山”。圖片來自@快樂大本營
澎湃新聞:會不會覺得其實很難實踐嘻哈文化的本質?嘻哈來自街頭,有許多發泄,情緒化表達。
陳偉:你覺得現在充分嗎?到最後做大眾和流行,你必須考慮到價值觀的傳遞。我們沒有分級,你不能保證你的孩子不點開去看,我也有孩子,當他長大看到第N季,學瞭一堆臟話回來,我不是作孽嗎?因為他沒有分辨能力。
PG ONE有一段很精彩的連續6個雙押,第4個韻腳是臟話,其實你換另一個韻腳也成立,它就是個語氣詞。我是不允許補錄的,連吳亦凡唱跑調瞭也沒有補錄。那我就換聲母,從他自己唱的某個字的聲母換過來。這首歌在其他地方你該怎麼唱怎麼唱,但是在這個舞臺不行。
再說瞭,美國有很多歌手一句臟話不唱,jay-z就不唱臟話。孫八一也不講臟話。
被大傢戲稱為“商務男”的孫八一
民謠跟潮流沒有嫁接
澎湃新聞:從你的角度說,嘻哈文化裡最重要的是什麼?
陳偉:其實是自由與平等。自由的表達,平等的交流。這是比任何節目都平等的節目,無兄弟不嘻哈。潘瑋柏要改變一個決定,要跑到所有選手面前說。所以他們是制作人,不是導師。
其實嘻哈這個領域裡,誰能做導師?阿姆來瞭也不能教你怎麼唱,每個人的flow都不一樣。特別像華山論劍,每個廠牌就是門派,三個月發生瞭各種各樣的事,我們呈現到觀眾面前。
澎湃新聞:會擔心跟民謠潮有相似處,沒多久就頹瞭嗎?
陳偉:沒有,因為民謠沒有衍生產品,有Supreme嗎?它跟潮流沒有嫁接。一個文化不會像一陣風一樣吹過而已,底層原因是這個文化有根基,有市場,民謠文化並沒有,民謠隻是一個時代的需求,大傢浮躁瞭那麼多年瞭,返璞歸真的心理需求。但是需求歸需求,清湯小菜是清湯小菜,不能老吃。最後還是得跟潮流大勢走。
(原標題:專訪|美國商標註冊《中國有嘻哈》制片人陳偉:下一季“繼續普及”)
美國商標類別美國商標登記費用
美國商標申請推薦
不論你原本聽不聽嘻哈,懂不懂嘻哈,愛不愛嘻哈,隻要你混跡網絡,這個夏天就難以逃過嘻哈魔掌。
從微博熱搜、公眾號到各類音樂應用推薦,連將要開始的小清新代表“簡單生活節”,都刮進嘻哈風。風靡程度大大超過一兩年前的民謠,直逼當年搖滾“一無所有”的勢頭。
不得不承認,愛奇藝打造的《中國有嘻哈》帶動瞭這次樂壇震動。
馬蘇為PG ONE打CALL視頻截圖。
第一季將近尾聲,原本的流量擔當吳亦凡現在已經無法跟選手們爭奪熱點。
以前在嘻哈圈子裡擁有3萬粉絲的偶像派PG ONE,現在微博粉絲量是340多萬,隨便一條微博評論數就幾萬,他的“迷妹”馬蘇發動圈內好友給他錄加油視頻,他的女神范冰冰也得給面子露臉。而他所在廠牌紅花會和另一選手GAI的恩怨情仇故事會承包瞭近期微博熱搜,知乎爭議話題,和大面積公眾號選題。
記者在現場看過一次節目錄制,三組制作人坐在臺上,但臺下的觀眾全程呼喊“PG ONE”,另一波就是GAI的“homie們”的喊叫,聲浪一浪高過一浪,“熱狗”、張震嶽、潘瑋柏,甚至吳亦凡都完全不在這群年輕人眼裡。
這個情況,是節目總制片人陳偉想得到,又沒想到的。
《中國有嘻哈》總制片人陳偉。圖片來自陳偉個人微博。
熱度至此,陳偉愈發興奮,他這個年紀,自然本不聽嘻哈。如何看瞭美劇《嘻哈帝國》才想起做這個節目,又如何和老板龔宇一起面對贊助商的嘲笑,撤資的坎坷道路,這個略帶“傳奇”色彩的故事已經在圈裡圈外傳開。
“哪有那麼神奇,我怎麼可能看個美劇就對這個文化感興趣瞭?這沒有邏輯關系的事。”陳偉坐在會議室精神抖擻地接受澎湃新聞記者采訪,實際上他已經連續很多天睡不足4小時,近期最大願望是“戒掉”睡覺。
【1】
最開始其實是《嘻哈帝國》和《少年嘻哈夢》主人公的命運波瀾讓陳偉心潮澎湃。“我跟著主人公的命運,看著那些孩子們是怎樣愛上嘻哈,改變瞭命運,實現瞭自己的理想和價值,可以跟歧視他們的上流社會反抗,而且是通過非暴力的音樂方式表達。這是個劇情代入的過程。”
這種用音樂反抗命運的故事讓成長於搖滾洪流中的陳偉重新找到激情,他稱之為“通感”。
《嘻哈帝國》劇照。
這種“通感”促使瞭他下決心。畢竟已經進瞭綜藝行業,不可能這時候再轉行拍劇、拍電影,他要把美劇中獲得的心潮澎湃表達出來,隻可能是劇情式真人秀,把秀裡的選手“塑造”為劇裡主角。
“我隻能以真人秀的方式,而且是劇情式的,比任何真人秀還要劇情強烈,通過2000到3000比1的素材剪輯,重構故事線。這個過程裡滿足兩點,一是能相對還原真實的,二是這個還原通過強劇情傳達出來。”
《中國有嘻哈》開播初期,用吳亦凡的freestyle作為病毒營銷。
他認為這種“通感”也是讓節目最後火起來的原因。在節目剛剛用“freestyle”造出知名度時,一個跟他年紀相仿的電影圈朋友聊天時問他為什麼總不睡覺得工作?“我說片比不一樣,你是3比1,4比1,我們是2000比1,3000比1的,我朋友說你們在幹嘛,燒帶子嗎?!”
最後這位從來不看綜藝也不聽嘻哈的朋友耐不住好奇,“以審視的態度”要求去節目錄制現場感受一下,正好趕上制作人公演的那場。
被收瞭手機,專心看完瞭張震嶽、熱狗唱《差不多先生》後,這位高冷的電影圈朋友興奮得沖到陳偉休息室,沖著陳偉高喊:“這就是當年我聽崔健的感覺。唐朝,黑豹,搖滾新勢力,中國紅磡演唱會那個感覺啊!”
陳偉說這個故事時還在咂摸著發笑,“把那個哥們給弄炸瞭,這不就是我們年輕時候聽搖滾的感覺嗎?完全氛圍一樣,心情一樣,渲染也一樣,無非就是他們唱的我聽不懂嘛。”
馮小剛在看瞭總決賽後,對《中國有嘻哈》盛贊有加,同時不忘為自己的新電影做一下宣傳。
陳偉以當年對搖滾的熱愛在做這檔節目。當年因為時代,喜歡搖滾,喜歡小虎隊都被稱為叛逆,他不想再讓喜歡嘻哈,喜歡TFBOYS的這一代,再不被理解。
為瞭讓小眾通感成大眾,他搭上從業幾十年以來,在圈內的所有人脈,關系,經驗,能力,“渣都不剩”。
陳偉啟動項目前跟同行們喊話,“如果我們做不好,你就不要動這個心思瞭,幾年之內不要碰嘻哈選秀瞭。”不得不承認,陳偉在內的四人組合——《蒙面歌王》總導演車澈、《奔跑吧兄弟》前總編劇岑俊義、《跨界歌王》總導演宮鵬,確實是目前市面上綜藝節目的極高配置。
故事線的豐富,成為《中國有嘻哈》和其他綜藝最不同的氣質。第6期裡,沒有選手開口唱一句,僅僅是導師選手開門關門互選就撐滿整集,還能讓你不知不覺就看完瞭,然後感慨喜歡的選手有沒有選對人,整出瞭婚戀節目的懸疑感。
【2】
畢竟時代不同瞭,對搖滾的熱愛能承載同樣的愛與和平,但承載不瞭完全陌生的圈子文化。
在《中國有嘻哈》籌備階段,頭一個質疑毫無疑問來自客戶,談合作困難重重。跟客戶畫餅畫得天花亂墜,最後還是被對方扔瞭一臉的調查文件。
“他們指著那些數據說,嘻哈在音樂應用裡的用戶群連電音的一半都不到。”陳偉倒也沒有崩潰,他跟客戶解釋分類是有問題的,“難道周傑倫、潘瑋柏沒唱過嘻哈嗎?韓國那些歌不算嘻哈嗎?很多歌是被錯分到流行這個類別去瞭。”
“四強”之一艾福傑尼。圖片來自@中國有嘻哈
參賽選手黃旭。圖片來自@中國有嘻哈
另一個質疑來自節目裡的角兒們。
4月初,陳偉在北京高碑店一個錄音棚裡見到瞭艾福傑尼和黃旭。艾福傑尼一進門就開始diss,原因是錄音棚墻上貼著的海報上,這個節目名字叫《下一個偶像》。
這是前不久陳偉對客戶的苦口婆心起瞭點作用,客戶答應給錢,前提是改個節目名,別跟嘻哈沾邊,得造出偶像。
“艾福傑尼一進來就說,你們怎麼回事,是不是騙我來,我要參加的是嘻哈節目,不是偶像節目。我們解釋名字是暫時的,艾福傑尼還是說感覺被騙瞭。”
錄完音,陳偉追問艾福傑尼:如果吳亦凡當制作人,他怎麼看?顯然這是除瞭節目名以外,最尖銳敏感的問題。
艾福傑尼說可以接受,“吳亦凡有那麼多粉絲,他有十分之一粉絲能喜歡我,也嚇死人瞭啊。”
不過也不是全都這麼和氣,因為愛奇藝是主流平臺,當場拒絕節目的rapper有不少。拒絕之後陳偉也沒太過擔心這個事,海選當天他和岑俊義、車澈一人捧一杯美式,蹲在8個安檢口前面數人,發現約談過的熟面孔幾乎都來瞭。VAVA參加節目前在上海不算最知名的rapper,而上海的整個rapper圈幾乎都拒絕瞭節目組,VAVA猶豫得給成都CDC說唱會館的Ty打電話問他來不來,得到的回答是“誰去誰傻x”。結果海選當天VAVA就在大興的錄制棚裡碰到瞭Ty。
VAVA一路闖到“六強”。圖片來自@中國有嘻哈
“一方面,態度表達很重要,另一方面,嘻哈的春天可能要來瞭,誰不想趕到第一波呢?這是難得一見能走起來的機會,誰也不想自己音樂默默無聞在小圈子裡。當時粉絲最多的是TT,10萬,PG ONE,3萬,這都已經是kol(關鍵意見領袖,Key Opinion Leader)瞭,偶像派kol瞭,你想想。”
陳偉親自感受過這幫rapper們的困境,三四月份他有時會跟著各路編導去約談rapper,對話過程他自己都覺得魔幻。
“問他們平時都什麼時候玩hip hop,他們說不工作的時候都在玩。問他們有商演嗎?他們說,每個月總會有那麼幾場。然後費用多嗎?回答說,那低於三百塊錢我是不去的。你聽這個語氣, 低於三百不去 ,那意思是就這價格還有商量空間。大部分人都這個狀況。我們找到GAI時,他的主業是在酒吧唱李宗盛的歌,他連兩百演出費都拿過。”
“四強”之一GAI
“四強之一”Jony J
在粉絲們的心裡,剛剛開完巡演的Jony J,正要開巡演的GO$H廠牌,以及全員帥炸天的紅花會,都是嘻哈圈內偶像級,但拿到主流世界裡,除非是富二代,誰也不能輕易拿說唱當主業,演出費之低,讓陳偉和導演組咋舌。
來不來這個主流平臺辦的主流節目,至今在rapper圈子裡也還在吵,第一季大約來瞭全國五分之二的知名rapper,“國內值得一聽的rapper歌手”名錄下,還有大量人物未登場。
至於已經來瞭的這些人,陳偉說其實他們從沒掙紮過“主流節目是不是傻x”這個問題,“第一他們是自信的,對自己音樂是自信的。第二他們對地下rapper和主流節目怎麼結合是有想法的。來的人,不覺得這兩者之間有矛盾。”
參賽選手bridge
【3】
Rap從美國傳進國內以來,至今大約經歷瞭三代人物。正式把純正說唱不加鄉土化演繹出來的是崔健,接下來在2000年左右,跟著唱片市場不斷弱下去的幾個流星般劃過的說唱組合,然後便是trap興起帶來希望,滿地開花廠牌林立的時代。嘻哈這玩意兒本就起源於街頭和幫派的底色,偏偏態度鮮明,個性張揚,以“酷炫帥”為重要標簽,因此成瞭商業和時尚界的合作寵兒。
當印著Supreme的白T恤一件難求,與LV合作的紅衛衣穿遍娛樂圈,諷刺的是,盡管重慶、成都、西安等亞文化發達的城市嘻哈廠牌眾多,嘻哈卻依舊以地下生存為主,rapper們依舊過著那“三百塊一場演出”的日子,壓根沒有什麼時尚圈子的臨幸。艾福傑尼跟記者說,他早就感覺到今年嘻哈的春天要來瞭,陳偉當然也敏銳得感知到。
“四強”
“我們身邊很多潮牌、奢侈品,其實都是嘻哈文化的底子,反戴帽子不嘻哈嗎?帆佈袋寫字母不嘻哈嗎?明星們去買的潮品,都是嘻哈的底子。2016年我才知道,BIGBANG也是嘻哈。”
陳偉思索瞭一圈,一拍大腿發現,不是嘻哈在國內小眾,是國內對嘻哈的定義太小眾。“我們都在嘻哈的包裹下,原來你喜歡的,你用的,追的,潮的,都是嘻哈,隻是沒人告訴你,其實歸結起來,那就是嘻哈。”
這個問題一想通,陳偉覺得嘻哈文化“臨門一腳”的時候到瞭,“我幹過太多扯著淡的事,早一年太早,晚一年太晚,拼瞭命也要在今年做出來。”他立刻著手做瞭啟動《中國有嘻哈》項目的第一件事——註冊潮流品牌。“這可能跟以前所有的綜藝節目都不同,其他的都是先做節目,周邊品牌都很少,嘻哈不一樣,我是倒著來,一定要先註冊潮牌,因為它的商業性太強瞭。”
潘瑋柏的話筒上有“R!CH”字樣,意為“Rising!Chinese hiphop”。
這個品牌就是從節目第一期就開始出現的,金鏈子上寫著,話筒上套著的“R!CH”,是“Rising!Chinese hiphop”的縮寫。事實證明,節目進行到中後期,嘻哈商業性特征逐漸顯露,PG ONE、TT、Jony J等人穿的衣服品牌已經成為各個時尚博主的熱點話題,PG ONE的同款帽子到處都是。
網絡上出現大量與《中國有嘻哈》相關的“XX同款”商品。
他感慨Supreme在美國能登上奢侈品大堂,在日韓能成潮流趨勢,這已經證明,在商業和時尚都已然上升為重要話題的國內,嘻哈也將因為潮牌而有強有力的後勁加持。“無非就是我們慢瞭美國、日韓幾年的腳步,整個世界就是往這個趨勢發展,不可能逆勢發展。”
陳偉已經不是單純的綜藝制作人,他認為自己正逐漸變成產品經理的思維,他其實根本沒有多在意《中國有嘻哈》到底能辦到第幾季,會不會中綜藝魔咒一年冷清過一年,他的重心已經在於,這場嘻哈界的“華山論劍”會帶來多大的市場,能讓愛奇藝嘻哈板塊有多少可能性,比如跟各大嘻哈廠牌合作,比如做相關嘻哈文化產品。
“如果有一天這個節目沒人看瞭,我就親自終結,它已經完成瞭歷史使命,化作瞭泥土,沒什麼可惜。”
PG ONE差不多成瞭全民偶像。
有人不斷問陳偉,搖滾曾風靡,民謠曾紅火,你憑什麼賭一檔節目會帶起一種文化?選手們的粉絲不是理所當然會轉為嘻哈文化的跟隨者吧?
陳偉“真相瞭”一般地笑,“當你小眾的PG ONE老公成為大傢的老公,不足以滿足你的裝x心態瞭,你就要去美國找找 老公 瞭。無論怎麼樣,本質是人性。全世界所有發明都是因為偷懶,所有成就都是因為顯擺。我拼瞭老命做的事情不也就是為瞭炫耀嗎?隻是炫耀的東西看上去更高端,不單純是金錢而已。跟著自己的喜歡走吧,從心,慫。”
【對話】
邀請吳亦凡沒碰到什麼問題
澎湃新聞:想到這個節目會火成這樣嗎?
陳偉:我知道確實會火,為瞭這個節目我用瞭這個行當十多年來所有的經驗,人脈全都用上瞭,一點渣都沒剩。
我跟所有人說,如果我們做不好,你就不要動這個心思瞭,這幾年之內不要碰嘻哈選秀瞭。我已經用這個行業裡最先進的制作理念,最好的平臺,我把所有的資源都配到中國最高配瞭,別人還想什麼啊。
《中國有嘻哈》第一季四位導師,從左至右:張震嶽、熱狗、吳亦凡和潘瑋柏。
很大一部分人是不相信我們能做好的,紛紛告訴我們客戶,不要來。rapper們也有質疑的,但是後來海選當天都來瞭,不想放過這個機會。美國商標登記
當時粉絲最多的TT啊,5萬粉,PG ONE,3萬粉,這已經是kol瞭,偶像派kol瞭。現在隨便發個"我要睡覺瞭",評論都上萬;VAVA參加個嘻哈頭條,素顏又上熱搜瞭。我也很莫名啊。
澎湃新聞:有人說《中國有嘻哈》作為真人秀劇情太drama,很作秀的感覺。
陳偉:我要做個嘻哈選秀,能找到的大眾最能接受的方式就是通過劇情。相對真實就是通過剪輯,給你看我想給你看的東西。
我知道的是主流rapper和地下rapper之間有劍拔弩張的矛盾,我就要還原給你們,當然到最後你會發現,在相對真實裡面,每個人都是不同的,有性格上的脆弱、堅硬,但我覺得這就是觀眾想要看到的東西。
吳亦凡已榮升新一代中國好導師。
澎湃新聞:邀請吳亦凡時,有沒有什麼問題?
陳偉:沒有,完全沒有,他是真熱愛啊,做嘻哈是他最最感興趣的事情,本來他是要去北美重新做專輯,他就把北美的事情往後推遲瞭,給我們空出檔期。
澎湃新聞:你感受到嘻哈的魅力,和你當年追隨的搖滾有相似之處嗎?
陳偉:年輕的時候聽搖滾的,很多共同之處,愛與和平嘛,搖滾也是強烈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和表達,嘻哈也是一樣,帶有清晰的個人表達特點,隻是承載方式不一樣。搖滾更加激烈一點,可時代的問題,現在的人還憤怒嗎?都在自嘲,都在喪。
《中國有嘻哈》是網綜,互聯網是用最簡單的方式找到自己的同類。找自我認同,自我表達。加上本身,商業是要追著潮流走,而潮流沒有抓手,隻能抓著嘻哈,以及現在社交形態下,最終你會發現,年輕人的表達方式載體就會變成嘻哈。
我其實就是用我當年對搖滾的熱愛來做,搞藝術創作的人講究通感。
參賽選手小白。圖片來自@中國有嘻哈
踩住時代的節拍
澎湃新聞:選手說,他們是感覺今年,一切都好瞭很多,嘻哈的春天確實是要來瞭,非常明顯的感覺。你是這樣感覺嗎?
陳偉:這個……我吧,還真的是因為看瞭《嘻哈帝國》,感受到我們身邊很多潮牌,奢侈品,其實都是嘻哈文化的底子,原來這些明星們,他們去買的潮品,都是嘻哈的底子。2016年我才知道,BIGBANG也是嘻哈。
這一代的年輕喜好的氛圍,都已經被嘻哈改變瞭,好些年瞭。所以我說,要用通感來傳播,原來你喜歡的,一直是嘻哈。
第一季參賽選手VAVA。
澎湃新聞:嘻哈的商業性是你預判到未來它比其他音樂類型更有強勁推動力的原因?
陳偉:有很多人一直在質疑,節目過去後嘻哈就不行瞭,就怎麼怎麼地瞭。我就想問,美國後期在支撐的是啥,韓國後期在支撐的是啥,明明嘻哈在美國能持續火,在日韓歐洲能持續火,你告訴我它在中國後面就不火瞭,你告訴我中國後面會火啥?二胡嗎?
《中國有嘻哈》錄制現場。圖片來自@中國有嘻哈
澎湃新聞:另一種說法是嘻哈最後會趨向於圈層文化,類似於二次元,有自己圈子,但也不會大眾。
陳偉:二次元有門檻,而且沒辦法變成潮流產品,嘻哈可以啊。現在trap已經讓嘻哈更接近於大眾審美,商業和流行。我們全在嘻哈包裹下,你告訴我小眾?是嘻哈原本的定義太小眾瞭。
澎湃新聞:這些廠牌今年以前就已經很不錯瞭,為什麼嘻哈之前在國內鬧不出動靜?
陳偉:早一年不行,晚一年晚瞭,所以我拼老命要做,要踩住時代的節拍。我幹過太多扯著淡的事情瞭。2001年,我做戶外真人秀,是不是扯淡?當時全中國隻有5個人做真人秀。
倉廩實而知禮節,你肚子都吃不飽還關心別人在幹嘛。你隻能關心自己下一步在哪,買不買得起收音機、電視機、電腦。現在的年輕人不需要去考慮生活的東西,可以考慮愛好的事情瞭,(考慮)態度,我要表達什麼態度瞭。
大眾能接受嘻哈文化的時機已經到瞭,隻是沒人敢踢開這個門嘛。
澎湃新聞:也有說法是,大傢喜歡的是劇情,不是嘻哈這個文化?
陳偉:這是一個過程,你喜歡的是PG ONE,然後你覺得不行瞭,第一不足以滿足你的娛樂需求,第二不足以滿足你的裝x心態瞭。
現在還有很多人喜歡後搖呢。歐陽靖被淘汰的時候,我用瞭半首後搖做BGM,那首後搖從幾十的評論到瞭999+,你看下面的評論,你就知道喜歡後搖的人的痛苦,“你們這幫喜歡嘻哈的別來摻和行嗎?你們懂後搖嗎?嘻哈狗滾出去!”
你說多好玩,玩嘻哈的成為大眾的嘻哈狗。
歐陽靖大概是節目中唯一實力無爭議的rapper。圖片來自@中國有嘻哈
第二季會到北美請更多華裔參加
澎湃新聞:第一季時,你們承擔瞭普及推廣嘻哈的責任和作用,第二季會承擔什麼?
陳偉:繼續普及。我更喜歡稱為多元,我會到北美賽區,讓更多華裔來參加,讓全世界都知道名字的人來做制作人,讓北美賽區選出的跟中國本土選出的來PK。
還有我會選更多的類型,比如藏語。這季我怕大傢接受不瞭沒有選進去。還有嘻哈裡更小眾的分類,雷鬼嘻哈,爵士嘻哈,這季都沒有展現。
嘻哈隻是青年文化的一個突破口,很多東西我們做事情最大的難題是沒有造血機制,我現在可以通過嘻哈巡演,比賽,運營,讓更多年輕人喜歡嘻哈,玩嘻哈,我們也會幫助這些廠牌,我幫他們辦比賽,選新人。
我現在看到的不是一個節目,它完成瞭自己的時代功能,我可能會主動終結。它就像一顆果實落在瞭土地上,把整個樹都滋養瞭。
嘻哈已經攻占瞭“馬欄山”。圖片來自@快樂大本營
澎湃新聞:會不會覺得其實很難實踐嘻哈文化的本質?嘻哈來自街頭,有許多發泄,情緒化表達。
陳偉:你覺得現在充分嗎?到最後做大眾和流行,你必須考慮到價值觀的傳遞。我們沒有分級,你不能保證你的孩子不點開去看,我也有孩子,當他長大看到第N季,學瞭一堆臟話回來,我不是作孽嗎?因為他沒有分辨能力。
PG ONE有一段很精彩的連續6個雙押,第4個韻腳是臟話,其實你換另一個韻腳也成立,它就是個語氣詞。我是不允許補錄的,連吳亦凡唱跑調瞭也沒有補錄。那我就換聲母,從他自己唱的某個字的聲母換過來。這首歌在其他地方你該怎麼唱怎麼唱,但是在這個舞臺不行。
再說瞭,美國有很多歌手一句臟話不唱,jay-z就不唱臟話。孫八一也不講臟話。
被大傢戲稱為“商務男”的孫八一
民謠跟潮流沒有嫁接
澎湃新聞:從你的角度說,嘻哈文化裡最重要的是什麼?
陳偉:其實是自由與平等。自由的表達,平等的交流。這是比任何節目都平等的節目,無兄弟不嘻哈。潘瑋柏要改變一個決定,要跑到所有選手面前說。所以他們是制作人,不是導師。
其實嘻哈這個領域裡,誰能做導師?阿姆來瞭也不能教你怎麼唱,每個人的flow都不一樣。特別像華山論劍,每個廠牌就是門派,三個月發生瞭各種各樣的事,我們呈現到觀眾面前。
澎湃新聞:會擔心跟民謠潮有相似處,沒多久就頹瞭嗎?
陳偉:沒有,因為民謠沒有衍生產品,有Supreme嗎?它跟潮流沒有嫁接。一個文化不會像一陣風一樣吹過而已,底層原因是這個文化有根基,有市場,民謠文化並沒有,民謠隻是一個時代的需求,大傢浮躁瞭那麼多年瞭,返璞歸真的心理需求。但是需求歸需求,清湯小菜是清湯小菜,不能老吃。最後還是得跟潮流大勢走。
(原標題:專訪|美國商標註冊《中國有嘻哈》制片人陳偉:下一季“繼續普及”)
美國商標類別美國商標登記費用
AUGI SPORTS|重機車靴|重機車靴推薦|重機專用車靴|重機防摔鞋|重機防摔鞋推薦|重機防摔鞋
AUGI SPORTS|augisports|racing boots|urban boots|motorcycle boots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